欢迎访问聊城市人民医院东昌府院区官方网站!

聊城晚报:​聊城援鄂医师张道福回家,抱起儿女泪满襟

发布日期  :  2020/5/7

白衣作战袍,逆行入江城;春暖花开时,英雄奏凯歌。

张道福回到家吃的第一顿饭,是医院餐厅精心准备的四菜一汤。他说,很香,正是他想念已久的家的味道。2月20日,身为东昌府人民医院ICU主治医师的他,随山东医疗队出征武汉。这一去,就是50多天的时间。4月14日,聊城市支援湖北医疗队最后一批返聊人员,结束为期14天的集中休整,回到久别的家乡,与亲人团聚。当日,张道福的同事和妻儿专程前往指定地点迎接。下车看到妻儿在等候,一向自诩坚强的他,左手抱起女儿,右手抱起儿子,泪如雨下。


女孩手绘一幅画 欢迎英雄爸爸回家

知道爸爸回家的消息后,张道福的一双儿女就没再“消停”过。两个孩子在家里转着圈疯跑——他们以这种方式,表达着对爸爸的想念和期待。

为了迎接爸爸回家,张道福的女儿如如提前完成了网课课程的学习。14日一早,张道福的妻子刘凤,带两个孩子赶往东昌府人民医院集合地点,和张道福的同事一起“迎接英雄回家”。

其实,很多人不知道,刘凤那个不起眼的手提袋里,放着一个小惊喜,那是如如独自画了很久的一张图画,画面是心形花墙,上面写着几个大字“欢迎英雄爸爸回家”。


事实上,两个孩子最初并不习惯爸爸的突然离家,尤其是他不满3岁的儿子,每天早晚起床、睡觉的时候,都会执着地问妈妈同样的问题——爸爸去哪儿了?为啥还不回家?而懂事的如如,则在张道福支援武汉期间,给他写了一封情真意切的“家书”,这个7岁的女孩在信中写出了对爸爸的牵挂,同时也写出了全家人的骄傲和自豪。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心意相通,下车后看到妻儿的张道福,一手一个,抱起一双儿女亲个不停,他一直强忍着的眼泪,瞬间滚落下来。当然,这种让人感动又心酸的团圆瞬间,同样也惹哭了不少围观市民。刘凤始终记得,丈夫出征前说的那句话,“和国家的困难比起来,家里的困难都不算事儿”。她说,自己虽然不能像爱人一样征战沙场,但她会排除一切困难照料一双年幼的儿女、年迈的公婆,让丈夫可以心无旁骛,为国家排忧解难。事实上,也正是有了妻子的这句承诺,张道福才能心无旁骛地在战“疫”一线治病救人,为国为民分忧解难。


英雄返乡首件事 驱车百里看父母

14日返聊回家后,吃过午饭的张道福未多做停留,驱车赶往百里之外的高唐老家,离家太久,他实在挂念年迈的父亲以及因病不能自理的母亲。

张道福说,平时开车一个多小时的路程,此次却感觉很长。在终于赶到家之后,他一下午的时间,几乎都在陪老人聊天、说话。傍晚的时候,他手脚利索地和面、择菜,支上鏊子,给两位老人烙了他们喜欢吃的韭菜盒子。饭后,给老人收拾完毕返回聊城时,已到了晚上8点钟。

事实上,在他离家战“疫”一线的日子里,医院同事不止一次地用各种方式替他照料家中两位老人,甚至赶赴老家亲自看望二老双亲。而这,也给了张道福无尽的感动和战斗的勇气。张道福说,家乡给予他和战友的感动,还不止这些。

14日那天,东昌医疗保健集团为其全部归位的4名援鄂人员,举行了一个隆重的欢迎仪式。集团医护人员、志愿者、市民夹道欢迎,齐声高喊“欢迎英雄回家”。

在这个欢迎仪式上,集团包括张道福、李春江、姚飞、杜光耀在内的4名援鄂医护人员,怀抱鲜花,身披绶带站立台上,接受家乡人民的热情迎接,对此,他们直言自己不是英雄,只不过是换了个地方、换了身战袍去战斗。

也正因如此,对于这些关爱、鲜花和掌声,张道福坦言,这不是一个人的战斗,“虽然也有苦和累,但这是职业带给我的成就和荣耀,而这场战斗,也将我锻炼得无比坚强”。

(作者: 赵艳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