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聊城市人民医院东昌府院区官方网站!

我院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张道福荣获“水城最美职工”荣誉称号

发布日期:2021/3/1 浏览次数:20475

  近日,由聊城市委宣传部、市总工会组织的“水城最美职工”评选活动最终名单揭晓,聊城市人民医院东昌府院区援鄂医师张道福成为10位获奖者之一。


  张道福是聊城市人民医院东昌府院区重症医学科的一名经验丰富的主治医师,也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山东汉子,厚道、实在、仗义、孝顺,工作严谨,乐于助人……

  2020年除夕夜,张道福上夜班,因为是年三十,医院里的患者很少,闲暇之余,张道福关注着新冠肺炎的信息,作为一名重症医学科的医师,他警觉地预感到这次疫情的严重性,也非常清楚重症医学在疫情救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辞岁的钟声响起,张道富拿出纸笔,郑重地写下一封请战书:“我志愿加入到抗击病毒的第一线,为赢得胜利,保卫人民群众生命健康,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随着疫情的加剧,全国各地陆续向湖北驰援,张道福又多次找到院领导请战:“如果武汉需要我们,请第一个考虑我!”


  2月20日,张道福成为山东省第十二批援鄂医疗队的一名队员,他也是东昌府区派往湖北的唯一一名医生。到达武汉后,张道福在驻地进行了五天的穿脱防护服培训及考核。2月26日,他接到指令来到武汉市第三医院参加医疗支援工作。当时病区有80个床位,收治新冠肺炎患者79人。据张道福回忆,“刚开始不是特别适应,和患者沟通的时间一长感觉有些发闷缺氧,护目镜雾化也挺不方便,武汉市第三医院的医护人员也对我们非常照顾,在我们进入病区前也是不停的嘱咐,给我们提供各种便利,配合我们的工作。”援鄂工作中他格外的仔细认真,因为他知道,在武汉他代表着山东,查房时听病人说的最多的就是,谢谢山东人!他通过视物模糊的护目镜,看到最多的画面就是竖起的大拇指!在他和同事交接班、撤出病区时,一位病人拉着拉的手激动的说:“谢谢你,山东医生,你是第一个跟我解释这么详细的医生,真的十分感谢山东人给我们的帮助!”


  在武汉市第三医院支援一周后,因工作需要,张道福被调整到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重症病区,这里收治的全都危重症的患者,感染风险极高,而张道福的工作,是帮助这些患者进行气管插管、深静脉穿刺、CRRT治疗,所有的这些工作,他都要穿上好几层厚厚的防护服,一连至少4个小时,几乎每一天,他身上的手术衣都会被汗水湿透。


  有一天,一个重症病人突然出现了呼吸困难,末梢血氧下降到了70%,意识模糊,呼吸急促。张道福当机立断:“插管!”在同事的配合下,他快速地打开患者口腔,清理好气道,轻轻地用喉镜挑起患者的舌头,暴露声门,就在要进行插管时,患者突然剧烈的咳嗽, 顿时,体液大片的喷溅到了张道福的面罩上,虽然明知道直接从肺部喷出的分泌物传染性最强,但是张道福没有犹豫,没有片可停留,而是继续密切配合着吸痰、打镇定剂、插管、再插管、上呼吸机。直到患者的血氧渐渐上升到了90%,转危为安……

  根据武汉市安排,3月17日,完成值班任务的张道福正要回宾馆休息,遇上一位重症患者需要转运到湖北省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知道人手不足,张道福主动接下了这项任务,一路上,张道福愣是跪在急救车的病床旁,徒手捏了两个多小时的复苏气囊,直到患者顺利转运。


  在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新冠重症病房里,他和同事总是拼尽全力的挽救每一位新冠病人,一次次湿透全身的内穿服,是他拼搏努力的最好见证。在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工作23天,共收治21名患者,其中危重症11人,重症10人,转出14人,出院4人。

  在张道福援鄂期间,医院工会到其家中慰问才得知,他的母亲因为脑梗死后遗症完全丧失了自理能力,家中还有7岁的女儿和不满3岁的儿子需要照顾。而这一切困难,张道福自始至终都没有说过,也从没有对医院提过任何要求。


  在他出发之前,妻子对他说:“在国家的困难面前,个人困难都不算什么!你放心地去,家里一切交给我!”就这样,带着家人和同事的期盼,张道福在武汉一线整整奋战了两个月。凯旋那天,女儿如如把一幅亲手画的画儿送给了张道福,上面写着:英雄爸爸!回到家中,匆匆吃过午饭,张道福又赶忙驱车百里赶回高唐老家,看望自己年迈的父母。

  对于此次最美职工的荣誉表彰,张道福坦言,这不是一个人的战斗,自己受之有愧,“虽然也有苦和累,但这是职业带给我的成就和荣耀,而这场战斗,也将我锻炼得无比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