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聊城市人民医院东昌府院区官方网站!

援鄂重症医师张道福:转运病人他乡遇恩师 归来已是汗满全身湿

发布日期  :  2020/4/2

  根据国家卫健委安排,3月17日起,各地的医疗队开始陆续撤离湖北。张道福来到武汉已经一个月时间,他并不在这次撤离的队伍中,在他支援的协和江南医院(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还有不少重症患者等待着他们的救治。

  3月20日是张道福的夜班,这天晚上,他又和同事们为一名重症患者进行了CRRT治疗。回到宾馆,张道福看到窗外广西援鄂医疗队正在撤离,“尽管与他们没有交集,但是我们使命相同,我们都在这里为这座城市拼命,看到他们平安回家,心里也一样很高兴,这也说明胜利很快就要到来了。同时,作为继续坚守的一份子,最后的攻坚战由我们来打,我感到很光荣,肩上的责任和使命更重了。”


  作为一名重症病区的医生,张道福每天的工作就是与死神抢人。这天,张道福正在值班室查看病例,对讲机里护理上的同事急促地向他报告:“3床CRRT管路不通,治疗无法继续。”3床是位危重病人,一直在进行CRRT治疗,张道福思索着不通的原因,外通管路扭曲?深静脉管血栓?压力感受器障碍……张道福把所有可能的情况都在脑子里过了一遍。来到床旁,张道福仔细地查看着管路情况,根据经验初步判断是静脉置管贴壁,张道福小心翼翼地转动置管、调整置管深度,很快,患者的置管恢复畅通。

  处理完这个突发状况不久,张道福又接到了新的任务,把病区内进行CRRT的患者转移到湖北省人民医院东院区,此时3床患者还泵着去甲肾上腺素,借助呼吸机进行着插管辅助呼吸。120转运车队到来前,张道福认真地做着准备工作, 一个小时时间,他跟车成功地将病人转移到了湖北省人民医院东院区。与他对接的山东省齐鲁医院医疗队的郭海鹏主任,张道福2014年曾经在齐鲁医院进修,郭主任恰好是他的老师,这次意外的相遇,让张道福非常地欣喜,他乡遇故知,但是这一次,他们却没有过多的时间寒暄,匆匆交接了患者的病情,张道福与老师回首告别,“做好防护,我们回家再见!”


  每天在重症病区值班,张道福都要像这样随时处理各种突发状况。22日一早,张道福来到病区和同事交班,“28床情况不太理想,高流量氧疗的参数越来越高,但末梢血氧却越来越低,病人精神状态也不太好,你多留意一下”,听完同事的叮嘱,张道福心里咯噔一下,他记得,28床一周前入院时肺部CT显示情况很糟糕。

  张道福查看患者的情况,正如同事所说,病情在急剧恶化,出现了呼吸衰竭的症状,“准备呼吸机!先打无创呼吸机试一下,如果不行就气管插管!”张道福立即对护理同事说,帮助患者戴好面罩,调整好了呼吸机的参数,患者的血氧从35%缓缓上升到65%后,再也升不动了。此时患者意识模糊,呼吸大于35次/分,“不能等了,气管插管有创通气”,张道福说。经过紧急准备,张道福必须要在15秒之内完成气管插管,此时的他带着面罩,手上带着双层手套,插管难度比平日大得多。张道福深吸一口气,打开口腔、放入喉镜、挑起舌根、暴露声门,放入塑好的J型管、封气囊,插管成功,整个过程一气呵成。插管后患者的情况逐步好转,张道福和同事们都松了口气。

  “情况很紧急,下夜班的护理同事一直守在这里,患者的病情稳定后才离开,错过了班车的时间。但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大家都非常辛苦,却非常团结,非常有责任心,与他们一起合作,再累的工作身上也充满了能量。”


  周六的时候,张道福的妻子给他发来一张图片,是女儿给他写的信。短短的几行字,让张道福的双眼模糊了。


  “想家了,以前我在家的时候每周都会给他们改善一顿,炖点肉,做点好吃的,现在妻子一个人带俩孩子,很辛苦。”张道福说:“还有我母亲,以前每周都要回家看她,她身体不好,脑梗死后遗症,生活基本不能自理,也不会说话了,给她视频的时候能感觉到她对我的挂念,现在一个多月没回去了。等抗疫胜利后,我一定第一时间回家看望他们,帮她剪剪指甲,陪他们吃顿饭。”

  你在前方守护大家平安,我在后方为你照料小家。3月25日上午,张道福的同事们一起赶到了他高唐的老家,替他探望双亲。同事们带去了水果、牛奶等许多生活用品,在老家院里与张道福进行了视频连线,“你放心吧,大后方有我们呢。”“有什么事及时和我们说,别在心里憋着!”




重症医学科护士长白雪丽为张道福母亲做按摩

  与此同时,医院餐厅还特地炖了一只鸡,带着一些新鲜的蔬菜送到了张道福家里,看着孩子们开心地吃饭的样子,张道福心里暖暖的,“谢谢大家代我看望父母,谢谢你们,家里有你们,我在武汉很放心!”